第156章 拌嘴_穿成农夫,我靠采山货养家
海棠搜书 > 穿成农夫,我靠采山货养家 > 第156章 拌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6章 拌嘴

  木掌柜叹口气,接过刘大生手里的钱给他找零。

  之后又写了契约,赵朗观察无误后签了字,两人去县衙备了案。

  从县衙出来,赵朗望着手上的房契很是舒心,自己现在也是有房有车的人了啊。

  木掌柜掏出一串钥匙递给他,“赵公子,我下午就要带着家眷离开了,这是铺子和后院大门的钥匙,交给你了。”

  下午就搬走?这么快?

  赵朗接过钥匙说道:“你可以慢慢收拾,不着急,府城离这里远,若离开之后才发现落了什么东西在这里,再跑一趟也不划算。”

  木掌柜笑道:“感谢赵公子的好意,我们本来也是打算搬走的,所以家里的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。

  如今店铺已经出手,再待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。”

  听他说已经收拾好了行李,赵朗便点点头,“那行,那就祝您一家一路顺风,平平安安到达宁安府,也祝您在府城的商铺生意兴隆。”

  木掌柜哈哈一笑,抱拳施礼,“木某人也祝赵公子生意兴隆,财源滚滚。赵公子,咱就此别过。”

  和木掌柜道别后,赵朗返回四方客栈,刘大生和赵翠花两人也刚从外面逛回来,三人在都还没有吃午饭,便在大堂找了个位置坐下,叫过小二点了几道菜。

  等菜的间隙,刘大生问赵朗,“小朗,你盘下老木的铺子是准备继续卖木材吗?”

  赵朗喝了口水说道:“姑父,我是这么想的,咱不是要做新式家具吗?这批木材咱也别拉回去了,就在这里全做成家具,做好了咱就在县城卖。”

  桃花镇毕竟是个镇子,镇上的人再有钱还能比县城的人有钱?他那些新式家具若做出来,在县里卖的肯定比镇上好。

  刘大生沉思片刻,说道:“小朗,你的意思是这家铺子以后不仅卖木材,还卖家具?”

  赵朗点了点头,“嗯,光卖木材也挣钱,可是木掌柜走了,他那些老客户认不认咱还不好说。

  不如咱将做的家具展示出来,同时将一些木材也展示出来,顾客来了可以自选木材打家具。”

  刘大生双眼一亮,“这倒是个好主意,如此一来也避免了咱做出来后顾客因看不上材料而卖不出去的风险。”

  他之前就是做好了家具在家卖,可除了邻居们定制的,其他做出来的家具很难卖出去,好几次买卖都是因材料不是顾客想要的而黄的。

  刘大生继续说道:“大郎,亲兄弟明算账,既然咱决定合作做生意,那该立的契约咱还是要立。

  你既提供图纸,又提供银两的,如今更是将自己的店铺拿出来公用,那以后家具的收益咱就三七分吧,我三你七。

  吃完饭咱也立个契约,完了去县衙备案。”

  对于立契约赵朗是没有意见的,即使刘大生不说他也要写的,只是这分成比例肯定不能这么分。

  自己根本不会木匠活儿,也没有时间跟着刘大生学,所有的家具都得靠刘大生父子俩完成。

  若干活的人只收三成利,时间长了心里肯定会不舒服,一旦合作双方因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矛盾,那生意肯定不能长久。

  “姑父,契约是要立的,可三七分不合适,我虽然出了图纸和钱,但是动手做家具的还是你和小旭,这样吧,咱六四分,你六我四。”

  赵朗是想让姑姑一家多挣点,可刘大生死活不同意,没办法,两人只好说定收益按五五分。

  另外,赵朗买的店铺算两家合租的,每月从收益里拿出五百文给赵朗当租金。

  分成的事商议好之后饭菜也上来了,几人边吃边聊天。

  赵翠花问赵朗,“小朗,你现在在城里也有房了,啥时候搬过来?”

  赵朗咽下嘴里的饭菜苦笑道:“姑姑,我村里的房子都还没有建好呢,哪能跑到县城来住啊。”

  他买木材店纯粹是一时兴起,这店面积大,位置也还好,掌柜急着回笼资金肯定也不会和他扯皮。

  他就想着买下来,等刘大生做好家具后也好有个地方卖货。

  可他并没有马上搬过来的想法,他在村里还有许多事要做,搬到县城,家里的那一摊事情谁干?

  赵翠花惋惜道:“唉,早知道你别在村里买房就好了,一家人搬到县城来住多好。”

  刘大生听她这么说立马呛声道:“你个婆娘知道啥,人不管到了哪里,县城也好,府城也罢,就算是到了京城,也得有个自己的老宅。

  小朗现在年轻,可以到处跑,老了之后不还得回山泉村安享晚年?没个住处能行啊。”

  赵翠花瞥了他一眼,淡定的开口,“也对,是得有个自己的老宅,不像你我,除了镇上那套房子,连个宅基地都没有,都不知道以后死了葬哪里呢。”

  刘大生立马嘿嘿笑了两声,端起碗一边往嘴里塞米饭一边开口,“不就是宅基地嘛,等咱和小朗做生意赚了钱,咱回村也买一块,再建几间气派的青砖大瓦房给咱当老宅。”

  “这话你都说十来年了,你就天天画饼吧。”赵翠花瞪了他一眼说道。

  刘大生是刘家长子,家在青山村,他是家里的老大,按理来说应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,等父母去世后兄弟两个分家单过即可。

  可他父母是个偏心的,磋磨了刘大生和赵翠花十来年,临去世前却将房和地都给了小儿子,只给刘大生补偿了五两银子和一些锅碗瓢盆。

  刘大生寒了心,也没在村里买宅基地,直接带着婆娘孩子们去镇上租了套宅院住了下来。

  刚开始一家人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,后来凭着刘大生的木匠手艺,慢慢攒了点钱后将租的房子买下,一家人算是有了自己的家。

  赵朗见两人这么大年纪了还拌嘴,好笑的同时也有些羡慕,夫妻俩能相互扶持着走到老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。

  几人吃完了饭各自回屋休息,下午的时候赵朗写了契约,刘大生签过字后两人又去了趟县衙备案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tangss.cc。海棠搜书手机版:https://m.haitangs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