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八章 51号小院的风水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海棠搜书 >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> 第一百七十八章 51号小院的风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七十八章 51号小院的风水

  “噢,”坐在床边的大妈立刻将水果和罐头接了过去:“知道知道,我们家一直都喜欢看东方都市报。”

  “感谢群众们的支持!”

  随后,江海同志又向下一张病床去走:“小朋友,今天感觉怎么样……”

  每走过一张病床,除了送上的水果和罐头,还会留下一份当天的《东方都市报》。

  陆续为这间病房的伤者送上慰问品后,走廊上的江海和荣斌悄悄商量了起来:

  “还不错,大家好像只是些皮外伤。”

  “嗯,”江海点了点头:

  “之前,我也向值班医生了解了一下,大多数的同志都是轻伤,今天就可以出院了,只有两位胳膊骨折的老人,还得多观察几天。”

  “你们是哪个单位的?”

  两人正低声聊着,忽然看见几位身穿白衬衫的男同志,一脸严肃的走了过来:“在这干什么?”

  “我们是报社的,”江海直接亮出了身份:“请问你们是……?”

  “这位是市里的李局长……”

  随着对方工作人员的介绍,江海赶紧笑容满面的上前握住了两位领导的手:

  “领导们百忙之中还能来医院慰问群众,真是辛苦了,我代表地方报社感谢各位领导。”

  “这,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得嘛!”

  王主任都在这待了一夜了,刚刚只不过出门迎接了一下李局长,哪里就冒出来个地方报社了?

  “你们是哪家报社的同志?”

  “东方都市报。”

  “你们就是东方都市报的?”

  边走边聊间,江海已经推开了一间病房的大门:

  “各位同志早上好,市里的领导过来看大家了,还特意给大家送来了慰问品。”

  他的话音刚落,荣斌和两位记者立刻将手里的水果、罐头、麦乳精分发给了病房里的几位受伤群众

  江海自己都在佩服自己,和一副笑脸的老三待久了之后,自己好像越来越适应官场生活了。

  直到此时,市委的李局长和王主任才意识到,他们怎么晃着两个膀子就来了。

  居然连慰问品都没给准备一份。

  王主任冷不丁回头瞧了一眼手下的科员,后者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。

  “哎呀,连市里都来人了。”

  “怎么好惊动市里的领导啊。”

  “还给我们送来了这么些慰问品。”

  当今年代的人民群众,可没有后世的经验丰富。

  这一会,躺在病床的几位受伤乘客,一听见市领导亲临,一个个激动的跟什么似的。

  纷纷起身抢着和领导们握手。

  李局长和王主任,关切的上前询问受伤情况。

  双方的谈话,维持着亲切友好的气氛。

  直到此时,两位领导方才舒出了一口大气。

  走出病房的时候,李局长稍稍走慢了一步,正好与故意落在后面的江海同志肩并肩走在了一块。

  “这位同志,你是东方都市报的领导吧?”他刚刚一直在观察江海。

  “李局长您好,”江海已经恢复了自然的微笑:“我是东方都市报的总编,江海!”

  “还真是你啊!”

  “您应该没见过我吧,”江海听着有些奇怪。

  “哈哈,”双手背后的李局想想就好笑:“就因为你们报纸的一篇新闻,我一大早就把电话打到了市宣传部!”

  听到这,江海的脚步忍不住一顿:“这么说……?您不同意我们报社的做法?”

  “你啊你,”李局长笑着摇了摇头。

  说话间,一众人已经走到了下一间病房的门口。

  当市委领导再次去送温暖的时候,跟在身后的记者已经悄无声息的举起了相机。

  幸亏荣斌今天做足了准备,才能在两位领导不断的转身中,及时递上慰问品。

  不知不觉中,当江海走出医院大门时,才发现居然已经慰问了两个多小时。

  “江总编年轻有为啊,”

  一路走来,李局长的脸上就没断过笑容:“准备工作做得十分优秀,一会记得把发票送去市委给报了。”

  “您这说得哪里话?”江海赶紧笑道:“都是为人民服务,我们报社本来就是市报,也该出一份力的。”

  再说,刚刚拍下得那些照片,聚焦最多的都是东方都市报的大红色背心。

  还别说,老三想出的这些花招还是很管用的。

  不声不响,就让人民群众记住了报社的大名。

  “还是年轻人想得周到啊,”李局边下台阶边笑道:“早上和宣传部的电话里,我就已经明确表示了,

  向《解-放日报》和《东方都市报》这样反应迅速,并实事求是的新闻报导,应该多加鼓励提倡,

  市里前不久刚接到上面的指示,必须要坚持走实事求是的道路……”

  一番话听下来,江海同志已经明白了几分,原来自己做得这一切正好给领导们提供了最好的述职材料。

  “东方都市报?”

  直到对方与自己道别后转身离开,李局长仍忍不住喃喃自语:“年头刚办的报纸?”

  “可不,”已经坐进车里的王主任,也在看着窗外:“别看他们报社的条件不行,但报纸的发行量还是很不错的。”

  “报社的条件不行?”李主任只听进了前半句:“这话怎么说?”

  “您看,”王主任指了指窗外,正好看见了推着一辆自行车的江海同志:

  “目前全市的新闻单位,就只有他们报社没有配车了。”

  “你怎么了解的这么清楚?”

  “您忘了,我本来就是分管这一块的。”

  “……那,我可要批评你了。”

  浦江市宣-传部的会议,已经接近了尾声。

  “我再强调一下今天的会议内容,”

  章局长环顾四周:“作为国家的新闻单位,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担起客观正确、实事求是报导社会新闻、展示社会风貌的责任。

  今后,希望大家向《解-放日报》和《东方都市报》的同志们多加学习,

  敢于发表一些警示、教育类型的新闻报导……最后,让我们再次为他们鼓掌。”

  随后,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一片。

  魏远行僵硬的拍着手掌,拧成一团的眉头经久不散。

  怎么会是这个结果?

  市委宣-传部大清早就把自己着急忙慌的叫来,难道,就为了让自己给江海那小子鼓掌?

  就在魏远行百思不解的时候,刚刚回到办公室的李主任已经再次拿起了电话。

  窗外,一辆黑的发亮的浦江牌小轿车,正静悄悄的停放在他的眼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tangss.cc。海棠搜书手机版:https://m.haitangs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